工业锅炉行业发展对策
1、企业发展对策
(1)加强战略管理、明确战略目标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该对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己拥有的内部条件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并从战略的高度加以管理,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其次,要了解自己的强项和不足,在市场竞争中扬己所长避己所短。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必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建立他人难以模仿的优势,不要盲目跟风,对大型企业要从行业角度发展企业,对于中小型企业要从产品角度发展产品。
(2)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企业应认真贯彻和组织实施《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以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实物质量为中心目标,借助现代设计手段、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的运用,结合国家战略、相关产业政策和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在进行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能的同时,配合“一带一路”走出去;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研发满足用户需求(目前的开发基本都不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的先进产品和工程成套技术,切实提高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和市场快速响应能力:一方面,企业应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向高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既要提供产品,也要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以配合企业战略的转型。
①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产能布局。
信息化时代的锅炉业打破了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结构,生产整个锅炉的企业将不再拥有大规模的零部件企业,锅炉制造企业的分工模式将不断趋于专业化。锅炉企业可通过联合、收购、兼并、接管等市场手段,构建基于产业链或品牌的以名优产品为核心的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企业集团:一方面分工协作,专业化批量生产;另一方面优化产能布局,提高企业的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再一方面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促进企业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
②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要密切关注行业内外、国内外发展趋势特别是技术发展趋势并进行重点跟踪,努力使外部知识和技术内部化,对内外部隐性知识要注意挖掘和理论提升使其成为企业的资产;要建立基于长期目标的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创新模式,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创新增加企业智商,通过协同提高企业情商。
③加快新产品开发推广力度,提升自主品牌价值。
通过对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核心技术的突破,淘汰落后系列产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环保新产品;通过营销理念和手段创新,拓宽销售渠道,增强用户粘性和使用体验,提升自主品牌价值,赢得市场竞争力。
(3)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制造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①加强技术改造,注重核心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对锅炉制造企业而言,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进行技术改造。改造核心是提高制造关键工序和质量控制点的工艺水平和能力,尽量减少对人的依赖: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工艺设备以及自动化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满足市场需求的工艺快速反应能力,缩短生产技术准备周期;提高关键部件和本体装配的工艺装备水平。同时在技术改造中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发展专业化协作。
②加大信息化技术在工业锅炉行业的应用推广力度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优化工业锅炉行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使其完成从粗放型经营、管理向集约型经营、管理的转变和升级,是加快工业锅炉产业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工业锅炉企业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与软件技术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为企业的战略层、运作层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完整、有效的信息;应尽快实现基于PDM/PLM 的集成优化数值模拟技术、设计计算软件等于一体的产品数字化设计能力建设,建设基于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在线服务平台和运行控制优化、数据采集与分析评估系统;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技术提高锅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积极采用数控设备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以及MES系统等,逐步提高企业制造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等等。
(4)加强人才建设,强化核心人才管理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处于竞争中的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核心人才的管理。为此企业需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懂外语、懂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尤其要重视既懂锅炉又懂信息化技术运用的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等紧缺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此,企业应主动适应人力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从战略高度切实做好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行业发展对策
(1)积极在行业中推动落实《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精神,配合开展工业锅炉能效提升工程
积极跟踪《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在相关行业、企业的实施进展,大力推广基于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等工业锅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技术和应用经验;及时组织行业企业交流探讨行业及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做法和经验;
围绕《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实施,积极推动高效锅炉产业化能力建设,协助行业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的实施和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高效锅炉制造基地的遴选与建设咨询;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锅炉市场、技术、法律法规与标准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为工业锅炉企业走出去提供咨询和帮助。
积极推广三维设计和数值模拟方法、受压件原材料表面处理(除锈、喷丸)工艺、自动化光电跟踪视频监控埋弧自动焊工艺与成套设备、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工艺(取代焊条电弧焊)、高效焊接工艺多丝埋弧焊及多丝MAG焊接工艺、水力切割与激光切割下料工艺、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无损检测技术、锅炉水质在线监测技术、TDS自动排污和能量回收系统、锅炉远程监控系统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组织行业主机、辅机企业技术骨干优化、完善配套辅机性能水平,开展锅炉配套辅机产品质量认证和配套许可。
(2)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协会标准体系建设与实施
积极配合“全国锅容标委”完善锅炉标准体系的同时,针对行业发展实际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市场需求,推动共性基础标准(如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等)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推动并积极参与煤粉工业锅炉、水煤浆工业锅炉、生物质成型燃料工业锅炉、冷凝式工业锅炉、电极式电热工业锅炉、铸造锅炉、锅炉用燃烧器等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和完善化工作。为煤粉工业锅炉、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等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调试、验收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行动指南,同时进一步规范、指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积极反映企业标准化诉求,推进协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由标准实施主体研究制定标准,使产品类标准紧贴市场。如热水锅炉的进/出水温的调整、不锈钢材料在锅炉上的适用范围的界定等等。
(3)积极开展行业发展急需人才培训工作
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结构调整导致的产品结构与技术调整、人才流动的不断加快、职场新人们的价值取向的调整、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等等,导致全行业不但技术工人短缺,满足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技术人员也面临严重不足且知识老化,已严重制约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为此需要从行业层面加以重视并建立行业人才培训机制,积极开展行业企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培训工作:如锅炉研究开发与数字化设计技术、质量管理与信息化、工艺技术与信息化、燃烧技术与设备研发,等等。
(4)加强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由于锅炉行业企业众多,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造成市场上潜规则盛行,劣币驱逐良币,优质节能锅炉产品不能充分占据市场,扰乱了锅炉市场的秩序。为此,行业协会应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密切与政府、企业的关系;通过开展产品质量评价与发布、价格研究和市场预测,定期发布主导产品价格指数,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制定并推广锅炉产品招投标示范文本等来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完善行规行约,建立会员企业市场约束机制,避免不正当竞争。
另一方面,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公约,配合行业企业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5)加强行业协会自身能力建设,主动服务政府与企业
在现有行业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行业中小企业在线服务平台、技术与研发服务平台;建立行业产品信息平台和专家咨询系统,做到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信息、人才、技术的咨询与服务,切实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加强行业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建设,定期发布行业国内外最新锅炉相关信息;加强行业规划、统筹能力建设,滚动发布行业发展指引;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使行业组织真正成为政府的桥梁和纽带,反映行业内企业诉求,积极参与政府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规划等相关文件的咨询、起草及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反馈,维护行业利益,为行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按需服务,排忧解难。
2、 工业锅炉行业“十三五”发展政策措施建议
(1)尽快推出《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和《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实施指导意见和配套措施;
《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和《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均已颁布,但缺少相应的配套措施。对工业锅炉行业来讲,在新常态下实现产品技术、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等的转型升级事关行业企业兴衰。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并尽快启动基于产业链的示范点的建设。
(2)从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上加强引导,规范行业发展
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基于企业综合能力考核的新型准入制度(如通过产销量的累年达标考核,确定许可证等级等)来控制和引领行业的发展规模;通过严格准入、鼓励兼并重组、专业化协作等措施,使行业结构得到优化,改变目前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现状,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分工协作有序的新局面;同时采取包括行政手段在内的多种措施加强行业管理,优化外部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合理竞争,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3)鼓励生物质工业锅炉的发展
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在组织专家对生物质燃烧技术进行全面评定的基础上,从优化我国工业锅炉能源结构、推进和规范我国生物质工业锅炉健康有序发展的角度尽快出台鼓励我国生物质锅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消除政策壁垒。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对农、林业废弃物收购市场要像国家对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一样进行专营管理;对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流通,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在物流上给予免征过路费、过桥费的政策优惠。
(4)建立煤炭统一分销配送体系,强化煤炭质量保证
根据全国能源分布和主要城市或工业园区用煤需求,建立大型商品煤炭供应和配送中心,形成集中监管的煤炭物流体系,有利于为针对不同炉型提供适合、稳定的原料供应,同时可以实施有限的煤炭质量监管。
(5)建立国家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鼓励增强创新能力
建立国家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以此为基础:
①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完善设计研发手段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提高锅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出台政策引导措施,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②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理论研究及试验测试水平,通过产业技术联盟的合作形式,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③鼓励企业实施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两化融合能力;
④鼓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研发,标准研究和产业化推广等等。
(6)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发挥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支撑作用
政府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行业协会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积极扶持,增强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为协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协会真正成为企业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业自律组织。
政府应鼓励和充分发挥锅炉行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对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撑作用。支持专业研究机构为主,开展工业锅炉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节能技术的开发、定型产品的优化完善,并形成核心技术,加快成果转化;主动支持行业协会承接相关职能参与政策、标准制定与推广、招投标等工作并发挥相关咨询服务作用;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大力推广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7)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创新管理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减少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制造企业的相应级别产品的设计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水平的监管。建议:
①凡取得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可允许从事相应级别及以下的生产服务性业务而不再另行取证;
②在产品设计图纸审查监管上可由主管部门审查改为企业自我审查、主管部门备案并对设计图纸进行抽查,以确认产品设计是否符合法规、标准要求;建议统一锅炉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安全与节能鉴定管理办法,明确受理程序、收费标准并实行按需审图;
③鼓励企业采用融资租赁、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从事锅炉业务并从政策配套上加以落地;鼓励探索采用基于资本投资运作项目的轻资产公司通过采用“众包”这一新型商业模式运作的方式从事锅炉业务。
(8)制定推广和淘汰工业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目录
通过对现有的工业锅炉及其配套产品的调查、测定,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政策,评选一些能效之星产品,定期确定一批限制和鼓励类产品,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各级政府在推广高效锅炉时,应通过明确产品热工、环保性能指标的方式进行规范引导,而不应只限于燃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