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严控新建燃煤锅炉项目
5月24日,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行动,严控新建燃煤锅炉工业项目,改造或关停一批工业企业燃煤锅炉。
以产业园区、能源负荷中心为重点,建设热电联供为主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提前研究落实气源指标,力争部分项目在“十四五”末投产达产。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上网电价等价格机制。
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部分内容如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成都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效水平,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强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由“十二五”末的4160.1万吨标准煤增长到“十三五”末的5184.7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3.8%。其中,全社会用电量725.4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3%;天然气消费量69.8亿立方米,年均增长4.4%;油品(成品油)消费量1099.2万吨,年均增长3.1%;煤品及其他能源消费量433.5万吨标准煤,年均下降7.7%。
图1 “十三五”期间成都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情况
(一)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加快完善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电力领域,电网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00余亿元,电网供电能力持续提升,天府新区主网架实现“从无到有”的巨变。到“十三五”末,全市新(扩)建变电站89座,新增变电容量1487.7万千伏安,成都电网安全负荷达到1380万千瓦,较“十二五”末增长38%。天然气领域,天然气基础设施累计投资70亿元,着力打造天然气“输配一张网”格局,形成了“两横三纵四环”天然气骨干管网,“高压-次高压-中压-低压”四级压力级制相结合,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管网体系。到“十三五”末,全市新建燃气管线2002公里,改造燃气管线512公里,新增年输气能力60亿立方米,日加气能力达275万立方米,较“十二五”末增长28.6%。油品(成品油)领域,成品油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5亿元,新建加油站19座,航油管线等项目投入运营,启动成彭管道天府机场支线项目建设,成品油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行动,严控新建燃煤锅炉工业项目,改造或关停一批工业企业燃煤锅炉,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替代步伐不断加快。非化石能源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4.2%,较“十二五”末(38.9%)提升了5.3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2.6%,较“十二五”末(56.5%)提升了6.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三)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重点推进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加大节能审查监察力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不断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十三五”末,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345吨标准煤,较“十二五”末下降14.2%。工业领域,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淘汰347户企业落后产能,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2%。建筑领域,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提升公共建筑能效管理水平,全市绿色建筑面积累计突破2亿平方米。交通领域,不断优化城市公交线网,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到“十三五”末,中心城区“5+1”区域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累计建设充电桩2.8万个,推广新能源汽车14.5万辆。
表1 “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情况
(四)清洁能源实现良性发展
聚焦光伏、锂电、氢能等领域,着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清洁能源实现良性发展。建成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太阳能光伏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投入运营。形成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完整产业链条。累计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70辆,推动建成投运加氢站2座,加氢能力1500千克/天。生物质能利用稳步推进,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一二期、隆丰环保发电厂及金堂环保发电厂等项目投入运行,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5万千瓦,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2万千瓦。浅层地温能试点取得一定成效,成都东客站等17个项目配备地源热泵系统。积极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智能云调度电动汽车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入选国家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名单。
(五)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不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降低企业能源要素成本。电力领域,实现地方电网与国网直供区实现价格并轨。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成都九尺冷链物流产业园获批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执行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对钢铁、水泥行业超过国家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或使用国家限制类、淘汰类设备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落实输配电价改革政策,放宽直购电交易、富余电能政策范围,针对重点产业实施“精准降价”,将大型商业企业纳入直接交易范围。“十三五”期间,成都地区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近427亿千瓦时,累计减少企业客户电费支出近23.1亿。天然气领域,支持天然气大用户转供改直供,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气价格。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核定配气价格,形成的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非居用户价格。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由“上游购气价格+配气价格”组成,按照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适时调整。将CNG销售价格由最高价格改为基准价格管理,增强价格弹性,更准确反映成本和市场供需变化。
虽然全市能源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网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先进城市相比,成都电网供电可靠性仍有一定差距,存在局部区域电网建设不平衡不充分、供电能力裕度不足等问题。二是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不足。全市应急储气能力不足700万立方米,与国家“城市不低于3天用气量、城镇燃气企业不低于年用气量5%”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极端恶劣天气、输气事故等突发事件可能对全市燃气供应保障造成重大影响。三是能源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全市用能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服务方式、快速响应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可再生能源应用不足。受自然条件制约,当前我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应用较为有限,尚未形成因地制宜、协同发展格局。